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北京中小学生的眼界有多高?人大附中老师给出真相,教育真的有壁

时间:03-23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17

北京中小学生的眼界有多高?人大附中老师给出真相,教育真的有壁

王阳明讲“知行合一”,在现代教育中,可以理解为,学生们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,也得有实践和经历,课堂学习是必然,走出课堂也很关键。学生们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,即使课堂上的课本是统一的,可走出课堂,见证的事物却不同。农村学生走出课堂,看的是大山溪流,庄稼土地,城市学生走出课堂,看的是博物馆,名胜古迹。教育资源的参差,家庭条件的不同,造就了学生发展路径的差别。很多同学羡慕北京的学生,他们出生就拥有了外省同学不具备的高起点,高考的时候也有分数优势。这些含着“金汤匙”来到这座城市的学生,享受最优质的教育,眼界真的要更开阔吗?人大附中老师谈离职:北京中小学生的眼界太厉害有人说,在北京地区任教的老师,会被家长和学生“重塑三观”,这句话并不是贬义,因为老师也可能不来自本地,经过重重考试在这座城市落脚,也在任教的过程中,见证了北京中小学生的眼界有多高。一位人大附中的老师离职后谈起了自己的从教感受,说到北京中小学生,她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界。当老师教四年级学生学习《观潮》这篇课文时,班里一多半的学生举手表示,自己早就去亲眼看过钱塘江大潮。而老师自己也很窘迫,因为老师没有看过。老师又讲《雅鲁藏布大峡谷》,拓展资料讲到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,这个时候一位同学举手:老师我假期的时候刚去过,我妈搞了一架直升飞机,在上面飞了一圈。老师的惊讶程度到达了峰值,老师教授学生知识,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量,自己得先拥有一缸水,可这些学生看着老师精心搜索的那些课文图片以及视频,并不会展现出像农村学生那样的兴致,因为他们的足迹早已遍布各地。这位老师后来离职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雅鲁藏布大峡谷,这样的事情也许普通人看了并不觉得有趣,反而有点小小的难受,因为那些生活条件优质,有丰富教育资源围绕的同学,他们赢在了起跑线上。这些学生在学习下一学期的课文前,家长会带着学生,先将课文中出现的地方玩一遍,让学生觉得学习并不是苦读,亲身感受才更有魅力。教育真的有壁,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,同样重要看过这位前人大附中的老师分享的经历之后,很多人都会感叹:教育真的有壁。人家好几代人的努力,将这一代的学生送上优质教育的高台,普通人一代的努力怎么可能会赶超?北京的学生去故宫、长城、博物馆是家常便饭,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,一辈子只有一次。一些生活条件不足的学生长大后还在纠结:少年宫是什么?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也不如家里给铺路。笔者倒是觉得,这种教育的壁垒存在不可避免,因为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当然有些同学做不到知行合一,总是在开阔眼界,走遍各地,但就是对课堂知识学习不到位。北京的学生是有着天然的优势,但内卷也是真的,中考考不进“四金刚”学校,升学机会也很渺茫,而且在整个班级中,往前挤一两名也很难,各有各的优势,也各有各的劣势罢了。你看过雅鲁藏布,我见过麦田,学生的世界观不该有等级之分人们的内心本来就不平衡,在看到其他同学有更优质的条件时,也更容易出现妄自菲薄的情绪。可差异存在,是为了让学生有奋斗的目标,老师也不是万能的,也得教学相长,学生和家长能让老师开眼界,那也是正常的。只是希望普通家庭的学生,能够先读万卷书,感受知识的魅力,懂得升学的重要性,既然家庭没能给自己提供更高的台阶,那自己就得通过学习去争取。大家也没有必要去制造焦虑,不去观世界,也同样会有世界观,别被虚无的等级绊倒。就像一位同学说的“你见过雅鲁藏布,游览世界,但我见过麦田,看过猪跑,还仰望过星空”。学生们处于同样的时间和空间,即使没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,也没必要焦虑和眼红,向上看是见世面,向下看也能开眼界。今日话题:你怎么理解教育资源的差距?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